|
|
我們都是追夢人,我們一起讓鄉村紅起來!
春光初露,春意融融,3月13日至14日由鄉村網紅學院領銜發起承辦的——"鄉村農創再出發公益課(菏澤站)"正是在這樣的時節開講了!菏澤自古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譽,是中國著名的牡丹之都、民間藝術之鄉,孕育了人文始祖、農學家、經濟學家等大批圣賢。而當代菏澤更是農業大市,農業規模經濟和生態農業都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形成了集中連片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到今年首次將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三農"工作凸顯了其堅如磐石的地位,其中發展鄉村新型服務業,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推動鄉村創新創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是農業發展集中突破的議題。
由菏澤市農業農村局、浙江大學菏澤鄉村振興眾創平臺和浙商菏澤重點項目投資辦公室共同主辦,鄉村網紅學院承辦的本次公益課的內容正是聚焦今年一號文件提出的數字鄉村戰略,順應鄉村振興發展需求,圍繞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新農人創業創新、促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發展而設立的。而公益課堂上宣布成立的鄉村網紅學院菏澤分院更是開創了以培育正能量互聯網鄉村網紅為主要模式的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嘉賓鄉村網紅學院聯合創始人、新零售聯盟聯合創始人、刀魚直播創始人張勇斌張總,鄉村網紅學院菏澤站負責人于峰于總
鄉村網紅學院將以正能量鄉村網紅主體,以互聯網為手段,以內容服務為載體,結合直播與短視頻業態,由高校、科技企業、三農服務相關單位共同組成培育培訓共同體,聚集科技、人才、渠道三大關鍵要素,有組織、有計劃地培育鄉村發言人和鄉村紅人,發展數字經濟與內容經濟,促進產業創新、人才創新和模式創新,從而助力鄉村振興。
菏澤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房忠憲在本次公益課開場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指出利用現代互聯網思維和技術提升菏澤農業人才的培養和農業產業的發展正是恰逢其時。通過整合政府、高校、企業等各方資源,積極賦能,深度挖掘鄉村網紅的潛力,激發鄉村網紅的內生動力不但是助力農民致富,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更是能夠肩負起傳思想、傳文明、傳文化、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使命。
"辛苦總比貧窮好,我們的口號就是一群人、一輩子、只為一罐好蜂蜜","我們要用心去發現鄉村,去傳播鄉村的美好","如何能讓我們陳集的山藥做成大品牌,變成奢侈品",一個個直擊心靈的金句,一次次樸實而又急切的盼望讓現場的氣氛十分熱烈。不大的課堂里,導師們接地氣而又風趣的言語引起多次笑聲、掌聲。
本次現身菏澤站公開課的有知名的企業家、三農領域的專家代表、有既是農民也是農業服務網紅創業者的代表,大家集聚一堂,通過創新的模式來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引進新思想、新力量和新模式為廣大新農人服務,致力為農業服務創業者們拓寬渠道。
浙江大學智慧農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省農業區域合作促進會秘書長杜英森,在會議中分享了"數字農業經濟助推鄉村振興"的前沿觀點,指出"互聯網+"是手段,而數字經濟是結果,只有通過互聯網推動變革農業,才能打通"兩山"轉化新通道。分享結合了天下良倉、云集、慶漁堂、王的手創以及快手、抖音、刀魚等平臺在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方面的典型案例,為全方位建立有溫度的數字農業,打造新時代的"數字鄉村"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見解。
伴隨網絡直播指數式增長,"直播+農業"這種新興的業態,給傳統的"三農"帶來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直播及短視頻在鄉村振興上的應用對于新型農業的發展來說刻不容緩。鄉村網紅學院聯合創始人、新零售聯盟聯合創始人、刀魚直播創始人張勇斌張總,帶來的分享"發現鄉村—直播及短視頻在鄉村振興上的應用"結合新媒體時代的短視頻風口,清晰而生動的描繪了新型職業農民和數字賦能的圖景。
互聯網+農業孕育新的一批走在農創前沿的群體——鄉村網紅。其中一位80后返鄉創業小伙兒麻功佐,也是一名養蜂人,他運用互聯網+思維和獨特的模式,構建"電商+合作社+土蜂蜜"營銷模式,大力號召山區低收入農民參與其中,大力發展農旅電商,引導顧客來松實地"體驗+銷售"。在賣土蜂蜜的同時,也把家鄉的綠水青山、傳統古村落、精品民宿等優質旅游資源推向了全國。截至目前帶動了縣內130多戶蜂農開展中華蜂養殖,年銷售額2000余萬,平均每個抖音視頻都有幾十萬的流量,堪稱鄉村網紅農創進階書。
"只有準確認識什么是品牌什么是品牌經濟,才具備成功創建品牌的基礎認知。"芒種品牌管理機構副總經理、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副院長楊巧佳在課堂與大家探討和明確品牌建設中的關鍵概念,具體分析了當下我國農業發展現狀及農產品市場競爭的趨勢,尋找當下農業品牌發展破局之道,全面解析區域公用品牌創建的戰略,結合案例解讀區域公用品牌的創建類型。楊老師分別從品牌價值如何差異化、品牌符號如何差異化、品牌傳播如何差異化等層面,跟大家一起探討農業品牌具體的創建戰術;同時,佐以蒲城酥梨、煙臺蘋果、煙臺海參、象山柑橘、鹽池灘羊、濟寧禮饗等案例,進行形象生動的解讀。
精雕細琢,才能有好作品。燧人影像總導演、浙江傳媒學院農業影像傳播研究所所長蔣憑軒老師在會議中指出:當下視頻類新媒體平臺在近幾年急劇增多,短視頻內容營銷占據著媒體娛樂的主流市場,短視頻正通過農產品結合數字化影像載體的傳播方式,以創意、鏡頭、場景、人物、人文風情等多樣化的設計形式,不斷地吸引消費者的目光,會上結合多種農業影像案例賞析,傳達出"物盡其用,請善用短視頻"的營銷理念。
資深天使投資人,第十屆浙商女杰領軍人物黃曉萍,建立并圍繞"鄉村網紅,服務鄉村振興"的核心價值觀,在會議上展現了鄉村網紅學院的核心理念。通過介紹學院人才培育架構、培訓模塊發展方向以及階段性目標,充分解答了產業、政府、平臺、創業者之間的矛盾與問題,隨后指出鄉村網紅需要實現并打造IP化品牌、注重IP專業細分的觀點,對"鄉村網紅賦能鄉村振興"描繪了一張四通八達又條切實可行的導航圖。
"面對以村為單位的社群開展探索,根本上是對渠道的變革。電商對農業商業生態的變革,在于把握農村分層的消費需求。"站在農產品電商新玩法的潮尖,阿里巴巴資深專家、鄉村網紅學院聯合創始人鮑旭東為大家立體繪制了阿里巴巴新零售縣域戰略的圖景。從縣域市場分析為著力點,剖析了多層次的新零售門店類型、全方位的門店賦能、領先的門店管理工具、海量的商品體系和完善的門店服務,可謂為在場學員提供了最急需的范本,也為農村多元化的收入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社交電商的領軍企業環球捕手中國田項目負責人——黃金秋在分享中展現了對這一目標最精致的雕琢。他打造的社交電商是賦能農產品上行與精準扶貧的創新性電商平臺,平臺用三年時間幫助中國100個縣區賣出10億農產品,同時全面提高鄉村種植、生產、加工運輸者收入,線上線下助農,激發中國消費者新潛力,塑造中國農業品牌的新形象。
會上高朋滿座、如火如荼,一天半的課程安排得非常緊湊;14日上午會議代表們也來到了菏澤農產品生產生產和銷售運營的一線。在菏澤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懷存的帶領下,會議代表來到了菏澤市"陳集山藥"合作社,參觀了標準化管理的山藥的儲存庫,以及天久合作社山藥產品展廳,并深入到田間地頭與農民兄弟一起揮起鋤頭挖山藥。網紅小分隊對于農產品的生長環境,農產品的延伸品都有了最直觀的體驗。同時紛紛獻言獻策幫助山藥種植戶開展創新銷售。
14日下午在農業農村局產業化辦公室高慶剛主任的帶領下會議代表們也來到了菏澤市鄆城縣的綠禾農業,與致富帶頭人,網紅村支部書記張慶濤開展了詳細的交流。張書記介紹綠禾農業園區內目前有一百多個果蔬大棚,種植有火龍果,草莓,番茄等作物,并創新的開展了珍稀菌菇品種羊肚菌的科學試種。會議代表進行實地參觀和實地采摘,觀摩了現代化育苗基地,同時了解到了這些農產品的同城果蔬配送平臺,通過微信公眾號就可快速下單,讓周邊百姓能最快時間吃到新鮮綠色的果蔬,可謂是課程最接地氣的教材。
本次公益課受到了來自菏澤農業系統基層干部、菏澤農業企業、菏澤學院以及菏澤職業技術學院學員們的一致好評!"回頭就把俺家那小子從廣州叫回來,學好本領,在菏澤也能用這些先進的手段搞農業,一點不比大城市差"一位老大爺在公益課后激動的說。我們都是追夢人,讓鄉村紅起來的口號更是響徹課堂!
據悉,鄉村網紅學院將在未來三年里致力于打造創新型的鄉村數字農創人才,服務鄉村振興,同時將會在全國落地100個鄉村網紅學院,打造1000個以數字經濟為特色的網紅村,培育10000名在鄉村創業方面起帶頭作用的鄉村網紅。
這些鄉村網紅在鄉村地區體現了驚人的滲透力和影響力,他們是保護利用鄉村傳統文化的傳承人;是家鄉好貨和優質產業的帶頭人;更是落實振興鄉村戰略規劃精英群體。他們在當地對于帶動家鄉生態產業起著示范效應,同時通過互動傳播在鄉村和城市之間積累流量資源和社群聯結,他們已然成為鄉村振興一股新的中堅建設力量,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一輪紅日。